創業是一個自我受虐的過程——專訪bong創始人顧大宇
顧大宇
bong 智能手表創始人,攻殼科技CEO。
原阿里巴巴國際站用戶體驗團隊負責人、「來往」項目創始負責人。鐵人三項愛好者,原創搖滾愛好者。藝術、廣告、媒體、互聯網、智能硬件等多領域跨界創作者。致力于創造自然操作、無感佩戴的穿戴設備,迎接萬物互聯的到來,幫助人們擁有更好的生活,縮短人們與信息間的距離。
2015年11月12日,蜂巢借初橙課堂的機會,有幸采訪了bong 智能手表創始人,攻殼科技CEO顧大宇。小編在采訪前收集了bong和顧大宇的公開采訪資料,發現想問的問題,基本都被其他媒體問了不止一遍,故嘗試轉換角度嘗試發現一個不一樣的顧大宇,閑話不多,干貨奉上。
以下為采訪實錄:
1、從「世界上第一個全自動智能手環」到「恰到好處的智能手表」,bong是怎樣的一種「進化」?
我想從兩個層面上講這個「進化」。一個從信息流的角度來說,是本質上看,科技產品要想產生旺盛的生命力,必須能去承載信息流,包括我們的手機、電視、廣播等,信息流越豐富就能更多獲得市場,手機能擊敗電視,就是因為他能承載更多信息流,而比如電飯鍋、電冰箱這些,雖然也有像電子類的東西,但因為沒有承載信息流,只能歸為「器具」??纱┐髟O備、智能家居也一樣,必須找到機會承載更多的信息流。
另外層面就是對科技的把握程度來說,性能的提升也是一個重要方向,這兩年來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和對技術的積累,續航能力提升了,我們可以在上面加屏幕、加心率功能以及增加更多的傳感器。所以科技的提升,也是我們「進化」的方向。
(小編:這里的進化方向是來自市場、客戶、還是哪個方面?)
當然真正的進化不可能來自市場,而是來自創業者的冒險,這種冒險可能不對,但是我們還是會推倒再來一遍。而現有的市場只會教育你按照現有的方向運作。
2、你一般如何向客戶推薦購買和使用bong X和bong XX?
我們的bong是極具創造力的產品,一個科技產品其實就應該具備創造力血液,就是要不斷的造就一些沒有的東西,我們希望做科技的前沿。具體產品上,我們bong在算法上更先進,可以識別更多的動作,我們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大。
3、你是鐵人三項愛好者,從音樂到廣告人到職場金領再到創業,跨越藝術、廣告、媒體、互聯網、智能硬件等多領域。這種角色的變化應該是一種感性向理性的,請問你怎么看這種變化,另外你在什么狀態下會選擇“退休」?
就我而言,我沒覺得這里有多大不同。而且創業中很多大的選擇都是感性的,很多大的決策來自勇氣。
不可能退休,會「折騰」到「掛」。
4、你覺得創業者需要具體哪些特征?
創業是一個自我受虐的過程,他時刻在如履薄冰。所以創業者需要具備非常強烈的企圖心,要非常想把一個事情做好!
5、你在創業過程中,是否有最孤獨的時刻,如有,是什么?
創業者是非常孤獨的,他的孤獨來源于很多東西沒法「抱怨」。如果一個創業者一直在抱怨合伙人、抱怨員工、抱怨競爭對手,他就是不合格的。不抱怨意味著很多東西要自己接受、消化和理解,這必然是孤獨的,不僅孤獨,他還要吞下大量的「毒」。但是如果你接受了這是一種事實的時候,這個「孤獨」就很正常了。平時我參加運動,也是排解孤獨非常好的方法。
6、你覺得創業需要「孵化」或「加速」嗎?你覺得孵化器最重要的特質或服務是什么?
創業公司需要場地、資金、人員、宣傳,孵化器能更好的提供這些并且把這些需求具體化,我覺得需要「孵化」。
各個孵化器有不同的特點,哪怕就是場地便宜、場地免費都是特點,因為對于創業團隊來說,他不會考慮那么多綜合的東西,創業的時候事情很多,他只需要找一個地方把他的事情很好的解決了。